历史档案

湖北“双龙”壹两银币的历史

供稿: Valentin

我国现代机制银元的开创者张之洞,在广东任两广总督期间,曾于光绪十三年(1887)奏请在广东广州创建广东钱局,采用机器制造银元。光绪十五年(1889)张之洞奉命调往湖北任湖广总督,便将广东的经验运用于湖北,并在湖北武昌筹建了国内第二家采用机器制造银元的官方铸钱机构———湖北银元局。

一、 从银元局、银币局到造币厂的历史变化
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谭继洵,于光绪十九年(1893)八月十九日奏准在武昌洗马池街原宝武局旧址西侧之守备署旧址处,建造湖北银元局,任候补道蔡锡勇为总办。大约经过一年多的筹备、购置国外设备及安装调试,湖北银元局于光绪二十年(1894)十二月正式投产,开始铸造多种湖北银元。如大银元(重库平七钱二分)、两开(重三钱六分)、五开(重一钱四分四厘)、十开(重七分二厘)、二十开(重三分六厘)等五种规格。

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正月十二日,张之洞又奏准在银元局东侧原宝武局旧址处,筹建“湖北机器铸铜钱局”,又称“湖北铸铜钱局”,并于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六月十七日建成投产。但是该局因铸钱严重亏本及设备问题,于光绪二十五年(1899)夏秋之交而停铸,并更名为“湖北银元局新厂”,划归湖北银元局管理。随着铜元的大量铸造与广泛应用,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八月,张之洞又决定将湖北银元局新厂(原湖北机器铸铜钱局)改称“湖北铜币局”,与银元局划分界限,各司各事,专门铸造铜元,并委任候补(试用)知府高松如为提调。

光绪三十年(1904)十一月,署督瑞方将湖北银元局改称“湖北银币局”,并于当年十二月初一日,启用“湖北银币局关防”。从此“银元局”更名为“银币局”。四年之后,宣统二年(1910)五月湖北银币局与湖北铜币局合并,成立武昌造币分厂,改由天津造币总厂直接管理,名称为“度支部武昌造币分厂”。由此可知,湖北银元局,自光绪十九年(1893)八月十九日奏准设立,几经合并、分拆、再合并最终于宣统二年(1910)五月合并成为武昌造币分厂。此后,到辛亥革命及以后的民国时期,虽经多次隶属关系的变换,武昌造币厂的名称,除有时称“分厂”之外‚其余时间没有大的变化。

二、湖北“双龙”壹两银币的来龙去脉
银元虽然广泛流通,但是尚无法取代银两根深蒂固的地位。许多大宗收支,仍需折算成银两,而朝廷内外对银币计圆还是计两的争论始终没有定论。

戊戌变法之前,慈熙太后和光绪皇帝就币制问题产生了著名的两、圆(库平重七钱二分和国际接轨,定为一圆)之争,慈熙太后主张以中国传统的两为货币单位,光绪皇帝主张和国际接轨,以七钱二分为标准,以圆为货币单位。当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,他本是主张维持仿西式计圆的七钱二分银币的,但他是太后派,便转变支持生产计量为两的一两银币。他不仅大力支持,还付诸行动。光绪三十年八月(1904年9月)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湖北试制一两银币,为体验官民行用情形。实行三个月后,察看销数是否畅旺,咨报户部,财政处,藉资考核。

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初一(1905年1月6日)湖北银元局改名银币局开制新银币。湖北省壹两银币正面中央铭文“大清银币”,是中国最早有“大清银币”字样的银币。上缘“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”,下方刻“库平一两”。背面为双龙戏珠,中央面值“壹两”,外缘上下为英文。依大清银币四字之大小,分为大小字两版,以前者罕见。模具由日本大阪造币厂制作,预定日产三万枚。湖北双龙一两共铸造了六十四万八千枚,包括大字版和小字版,每一版具体制作量没有史料记载。

大字版湖北“双龙”壹两

小字版湖北“双龙”壹两

湖北壹两推行并不成功,其推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打乱了原本通行七钱二分银元的市场秩序,两制币缺乏使用上的方便。其次是各地平砝不一,仍然要折算才能通行。三是成色问题,因为成色只有百分之87.7,低于同等重量的七钱二分银元含银量,故而不受商民欢迎。四是和国际脱轨,加上当时的海外贸易还是比较丰富,流通起来日见困难。湖北壹两银币在短暂流通后最终停止发行,之后便大量回收熔铸为七钱二分银币。


湖北双龙一两由于发行时间短,发行量较小,流通不畅,回收熔铸等诸多原因,目前存世量已非常稀少,为清代地方版大清银币中的顶级名珍,目前已经很难见到,再加上它毕竟流通过,因此也落得了一个美名:近代机制银币——流通币之王!

关于作者

Valentin

添加评论